• 首页
    •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期刊信息
    • 学术平台
      医学教学
      临床研究
      学术探讨
    • 期刊目录
    • 栏目设置
    • 征稿启事

    学术平台Site navigation

    医学教学
    临床研究
    学术探讨

    主页 > 学术平台 > 医学教学 >
    医学教学Welcome to visit our

    分娩监护镇痛仪监护下无痛分娩的效果

    编辑:   点击次数: 次  更新时间:2020-06-22 10:17  【打印此页】  【关闭】
      摘要:目的 探讨分娩监护镇痛仪监护下无痛分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天津市西青医院收治的31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是否愿意使用分娩监护镇痛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5名。试验组选用分娩监护镇痛仪实行分娩监护,对照组选用药物镇痛方式,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第一、二、三产程时长及分娩结局。结果 试验组镇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一、二、三产程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转剖宫产或产钳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窘迫人数、新生儿窒息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分娩监护镇痛仪监护下进行无痛分娩可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有助于缩短产程时长,促进自然分娩的顺利完成,降低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
      关键词:无痛分娩 分娩监护 分娩监护镇痛仪 分娩结局

      分娩镇痛是采取各种方式缓解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以促使顺利分娩[1-2]。分娩监护镇痛方法是临床常见的分娩镇痛方式之一,不采取麻醉药物,镇痛安全性较高[3]。本研究主要探讨分娩监护镇痛仪监护下无痛分娩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31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是否愿意使用分娩监护镇痛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5名。对照组年龄22~34岁,平均(27.15±2.38)岁;孕周37~41周,平均(38.25±1.13)周。试验组年龄23~33岁,平均(27.22±2.41)岁;孕周37~41周,平均(38.33±1.25)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产妇第一次怀孕且为单胎足月,选择自然分娩方式;产妇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产妇心、肺功能不全及合并妊娠高血压等产科并发症;带有置入式心脏起博器的产妇;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产妇;皮肤过敏的产妇;对刺激极度敏感的产妇。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药物镇痛方式:由助产士陪同产妇进入产房,若有必要予以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侧切会阴;针对产程异常、胎位异常、胎儿发生窘迫的产妇,中转为剖宫产或产钳。
      试验组采取分娩监护镇痛仪实行分娩监护:由助产士陪同产妇进入产房,待产妇宫口开到2~3 cm时采取分娩监护镇痛仪,仪器选用TZ-FK660型妇科综合治疗仪,将电极片圆心部位贴在产妇左手及右手合谷穴、左腕处及右腕处内关穴,手处及腕处导线为绿色按扣,将按扣扣在手处及腕处,并将电极片圆心部位贴在上腰位置T10和L1之间、下腰位置L5和S4之间;将宫缩探头绑于产妇宫底较平位置,适当调整镇痛指标参数;先调节腰部镇痛指标参数,以让产妇感觉比较舒适为宜;经过2个宫缩过后,调节至产妇最大耐受程度的镇痛指标参数;第一产程可参考产妇宫口扩张情况,调节镇痛指标参数,进而充分保证镇痛效果;针对镇痛分娩过程中其产程出现异常、胎位异常、胎儿发生窘迫的产妇等及时中转为剖宫产或产钳。
      1.3 临床评价
      (1)采用Muleteer镇痛程度评分法评估两组镇痛效果[4]。0分,自感无痛;1分,轻微疼痛;2分,疼痛明显;3分,疼痛较严重,需予以镇痛处理;4分,疼痛感极强,难以忍受,有晕过去的迹象。效果判定:显效,0~1分;有效,从3~4分减轻至2分;无效,评分3~4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第一、二、三产程时长。(3)统计两组分娩结局,包括转剖宫产或产钳、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4)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两组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试验组镇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2.2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试验组各产程时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第一、二、三产程比较(min,±s)
      
      2.3 两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转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情况比较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现今,临床上选择自然分娩的产妇多存在分娩镇痛需求,常用的分娩镇痛方式有非药物分娩镇痛模式及药物分娩镇痛模式[5]。椎管内分娩镇痛是临床较为常用的镇痛模式,且镇痛效果较好。但该镇痛模式需采取麻醉药物,会引发低血压现象,导致静脉回流异常,甚至出现局部麻醉药物中毒现象[6-7]。
      分娩监护镇痛仪监护下分娩镇痛对产妇子宫相关交感运动神经及躯体运动神经不存在显着抑制效果,对产妇子宫及盆底肌无明显抵抗,可充分满足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对分娩镇痛的要求;同时,这种分娩镇痛方式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较小,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较低,分娩镇痛安全性较高[8]。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镇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转剖宫产或产钳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窘迫人数、新生儿窒息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监护镇痛仪监护下分娩镇痛通过对产妇实行穴位刺激干预,可有效缓解产妇分娩时的疼痛,并维持镇痛效果,加快产妇产程进展,进而顺利完成自然分娩。
      综上所述,在分娩监护镇痛仪监护下进行无痛分娩可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有助于缩短产程时长,促进自然分娩的顺利完成,降低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韩斌,徐铭军,白云波,等.分娩镇痛对子痫前期产妇血流动力学及母婴安全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35(8):747-750.
      [2]赵东芳,王贺东.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10):1116-1119.
      [3]韩斌,徐铭军,白云波,等.全产程分娩镇痛与第一产程分娩镇痛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程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33(2):109-112.
      [4]张杨,陈霞,马浩南,等.全产程分娩镇痛与第一产程活跃期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9,59(5):83-85.
      [5]陈祥楠,漆冬梅,李敏,等.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复合罗哌卡因穴位注射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其对产妇皮质醇水平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8,34(24):4154-4157.
      [6]张洁,李爱媛.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不同硬膜外分娩镇痛方案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10):76-79.
      [7]卢园园,黄璜,毛卫亮,等.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量效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42):3297-3300.
      [8]黄晓玲,谭惠兴,许雪洁,等.分娩监护镇痛仪联合催眠分娩技术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6):105-107.

    上一篇: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下一篇:高压泵雾化吸入治疗对门诊喘息性肺炎患儿临床效果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白细
    • CT检查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
    •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与浸润性导管癌
    •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
    • 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在下肢骨折
    • 超声心动图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
    • 某皮肤病专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S
    • 粗口径玻璃试管包装针灸针压力蒸
    栏目设置|医学教学|临床研究|期刊目录

    (C)20019 特别健康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